• <xmp id="ekmwy"><tr id="ekmwy"></tr>
  • 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送郵件
    確定

    國知局新聞發布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浙江實踐”

    行業
    納暮2025-07-29
    國知局新聞發布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浙江實踐”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國家知識產權局2025年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b>


    7月2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浙江打造知識產權強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有關情況。


    3.1
    新聞發布會現場


    附新聞發布會圖文直播


    3.2
    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衡付廣主持發布會


    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 衡付廣: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參加我局新聞發布活動。前不久,我們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了發布會,從整體上介紹了“十四五”以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新進展新成效,得到媒體朋友們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報道,在此向大家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了更好地展現全國各地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典型經驗和優秀案例,今天我們邀請到浙江省有關部門來到現場,介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浙江實踐”。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嘉賓有: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小云先生,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許惠春先生,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宦金元先生,金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義烏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建飛先生。我是發布會的主持人、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衡付廣。

    浙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承擔著“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這樣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助力浙江高標準打造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支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圍繞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任務,支持“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推進浙江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聯合印發工作要點,量身定制了一批知識產權領域重點項目。二是推動改革先行先試,結合浙江資源稟賦,指導浙江率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等工作,支持杭州市開展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試點工作。三是強化新興產業服務,支持布局建設21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多個新興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一站式”服務。四是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支持建設20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積極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與浙江省綜合服務平臺互聯互通。五是促進對外開放,支持舉辦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世界知識產權大會等國際合作交流活動,多角度展示浙江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浙江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不僅僅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典型樣本”,也是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代表性“地方答卷”。今天的發布會現場,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解碼這份答卷的豐富內容。

    首先請謝小云局長介紹“浙江打造知識產權強省 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有關情況。


    3.3
    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小云答記者問


    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局長 謝小云: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夠在知識產權系統新聞發布廳介紹浙江知識產權工作。借此機會,對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給予浙江知識產權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5年,對浙江知識產權工作來說是一個特殊年份。20年前,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20年來,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有力指導下,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將知識產權作為深入實施“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之路。主要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跑出了企業成長“加速度”。全省擁有有效專利企業數增長到15.4萬家,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高水平創新型企業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兩周前,宇樹科技榮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全球獎,是今年唯一獲獎的中國企業。二是駛上了能級提升“快車道”。截至今年6月,全省有效發明專利增長到45.1萬件,商標有效注冊量增長到491.6萬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三是擦亮了最優環境“金名片”。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連年攀升,連續4年獲得中央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優秀等次。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浙江的重大使命。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揮知識產權賦能作用,5年內3次召開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大會,高位推進、迭興熱潮,著力做深做透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四篇文章”,為這一重大任務提供有力支撐。我們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厚植全面創新好生態。知識產權創新活力迸發,需要肥沃的“黑土地”。我們著力以“五個一”,營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繪制“一張圖”,高規格制定印發貫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意見,系統編制發展路線圖。立好“一部法”,頒布實施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法規《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全面加強法治保障。打通“一條鏈”,推進省委重大改革——知識產權全鏈條集成改革,破難點、出亮點,9項創新做法獲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設立“一個獎”,即全國首個涵蓋所有門類的省政府知識產權獎,每屆獎項302個,激發全社會創新熱情。構建“一張網”,建立省市縣三級梯次遞進的高價值專利培育網,強化“高校院所+企業”協同創新,全省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近五年翻了一番多,涌現出開創國產瓣膜出海先河的杭州的“人工肺動脈瓣膜”等一大批高價值專利產品。

    二是鍛造產業攀高強引擎。知識產權只有用起來,才能釋放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動能”。我們著力以“四個活”,推動知識產權強鏈興企。盤活專利富礦,首創專利公開實施制度,喚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機構“沉睡”專利。率先開展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全省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1.57萬億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7個百分點。激活數據要素,率先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制度的“四梁八柱”,建設全鏈條生態,架起通往數據要素新藍海的“橋”和“船”。累計登記數據知識產權2.2萬件,實現運用金額近77億元。用活金融工具,做好知識產權+金融文章,2024年全省專利、商標質押授信金額達5197億元,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一,1.17萬家中小企業將知識產權變成“真金白銀”。打造鮮活IP,綜合運用商標、版權等集成賦能,每百戶企業注冊商標量125件,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阿里巴巴、吉利等37家浙江企業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浩瀚巨制“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使“千年丹青復榮光”,《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被網友稱為“國產游戲之光”。

    三是堅持最嚴保護主基調。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創新才有動力。我們著力以“四個起來”,讓企業邁開步子敢闖敢創。預審通道暢起來,建成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21家,24.6%的發明專利享受快速預審服務,平均獲權周期壓縮至3個月以內。糾紛化解快起來,將專利行政執法權下放至縣級,實行專利糾紛裁決“簡案快辦”,辦案周期壓減50%以上。創新“能調不裁、能裁不訴”的“楓橋式”糾紛化解機制,2024年化解糾紛1.8萬余件。打擊力度強起來,持續開展系列執法行動,2024年共查辦侵權假冒案件7256件。司法審判嚴起來,率先探索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工作,“三合一”司法審判機制日臻完善,案件審限內結案率提高至99.4%。

    四是做強對外開放硬支撐。知識產權是國際貿易的“標配”,企業走到哪里、知識產權就要支撐到哪里。我們著力以“三個更”,護航企業“放心出?!?。服務保障更優,實現工業產權領域三大服務體系(PCT國際專利、馬德里國際商標、海牙體系外觀設計)保險全覆蓋。風險應對更強,建成9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19家海外工作站,去年實現重點案件應對指導100%,為企業挽回損失4億多元。國際影響更大,去年知識產權司法國際研討會、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世界知識產權大會(AIPPI)等國際活動接連在杭州舉辦,多國駐華知識產權官員來浙考察知識產權工作。行政執法“浙江方案”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執法咨詢委員會第17屆會議上作專題介紹。

    五是開辟城鄉融合新路子。知識產權也是縮小“三大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金扁擔”。我們著力以“三個有”,助力城鄉融合發展。集成富農有碩果,培育350個地理標志產業集群,年產值突破千億元,帶動13萬戶農民增收致富?!梆畠灐毕盗须s交水稻在17個省市種植8000多萬畝,增產稻谷64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168億多元,一顆小種子綻放了大能量。區域品牌有特色,“麗水山耕”連年領跑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榜單,“天目山寶”“禹上田園”“蒼農一品”等名特優品“百花齊放”。傳統文化有活力,推出14項知識產權助力傳統文化創新發展舉措,認定“非遺工坊”1500多家,“工坊+農戶”等產業鏈延伸帶動就業近600萬人。

    知識產權強,則企業興、產業優、發展好。我們將堅定不移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高標準打造知識產權強省,著力在深化高效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上求突破,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見實效,在構建新領域保護規則上勇探路,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上顯擔當,在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展作為,為深化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篇章貢獻更大力量。謝謝。

    衡付廣:謝謝謝小云局長的介紹?,F在歡迎大家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3.4
    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提問


    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浙江省在推動專利轉化落地、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具體是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樣?

    謝小云:謝謝你的提問。浙江將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作為加快建設創新浙江的重要抓手,著力釋放專利轉化運用效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打通“四鏈”:

    一是暢通創新鏈:架起轉化“鵲橋”,喚醒“沉睡”專利。打通創新源頭,共盤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10.2萬件。搭建“專利鵲橋”供需匹配大模型,為4.2萬家企業“牽線”1171次,推動企業出題、高校答題、市場閱卷。在全國首創“專利公開實施”制度,“先免費試用,后按需付費”,降低企業使用專利門檻。目前,累計有8777件專利成功“落地生金”,近十分之一的實驗室成果走向生產線。

    二是培育服務鏈:澆灌“金種子”,壯大“生力軍”。實施“金種子”計劃,精準服務中小企業成長。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賽道,開發智能系統,分級分類提供“陪伴式”服務,形成500家樣板級、3065家成長級、11361家孵化級的“雁陣梯隊”,累計提供超10萬次精準服務。57家企業榮獲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金種子”正成長為“參天大樹”。

    三是支撐產業鏈:聯盟協同,專利“強鏈”。打造轉化運營載體,支撐產業鏈升級。聚焦浙江優勢產業,構建“產業聯盟+專利池”協同模式,推動組建創新聯合體。創新“共性攻關+專利共享+市場拓展”一體化路徑,推動核心專利融入標準,降低中小企業轉化門檻,實現強鏈補鏈延鏈。筑牢8大知識產權運營中心、60個知識產權聯盟和一批專利池“基石”,發布全國首個專利池團體標準,為協同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激活市場鏈:培育好產品,提升競爭力。力推專利密集型產品,激活市場價值。浙江超5000家企業備案專利密集型產品1.63萬件,認定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布局6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基地,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推廣平臺,促成7次合作,為企業授信融資63.8億元。今年9月,我們將第三次搭臺,舉辦專利密集型產品展覽活動——“好專利,浙江見”。誠邀全國企業共赴盛會,讓“專利好物”閃耀市場。謝謝。


    3.5
    浙江日報潮新聞記者提問


    浙江日報潮新聞記者:數據要素被稱為新時代的新能源,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能否具體介紹一下這項工作情況?

    謝小云:
    謝謝你的提問。浙江是數字經濟大省,蘊藏著海量的數據資源。2021年以來,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率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走出了一條激勵數據創新、激活數據潛能的浙江路徑。重點是做到了五個一。

    第一是構建一套制度,讓數據創新活力更充足。率先將數據知識產權寫入我們省的兩部地方法規,省政府專門出臺文件,我們會同省數據局等10個部門建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兩部法規為數據知識產權頒發“身份證”,賦予登記證書作為數據集合持有的初步證明和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權益保護的初步憑證,數據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開展登記以來,已吸引27個?。▍^、市)的企業登記2.2萬件,數據活力加速顯現。

    第二是打造一個樞紐,讓數據流通交易更順暢。建成“數知通”數據知識產權一體化服務平臺,打通8個全國性交易平臺,入駐服務機構180家,建立“運用意向精準推送、服務資源及時對接、轉化通道個性定制”的服務機制。企業在申請登記時即可勾選運用意向,平臺自動派發,服務機構即時接單,精準匹配供需。目前已累計推送數據知識產權7006件,落地轉化1126件,實現轉化運用金額39.14億元。

    第三是開辟一條通道,讓數據價值實現更豐富。會同財政、金融監管等部門首創數據知識產權交易、許可、增信融資、數據資產入表、作價出資(入股)、被侵權保險、信托、聯盟共享、跨境流通、證券化等10種轉化運用路徑。目前,全省已累計實現轉化運用金額近77億元,數據價值更為凸顯。杭州某數據公司與韓國企業達成全國首例數據知識產權“出?!眳f議。瑞安某公司利用甘蔗銷售分析數據出資入股,被稱為“一根甘蔗甜了兩回”。前幾天,首單純數據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杭州余杭啟動。

    第四是塑造一批場景,讓數據動能釋放更強勁。我們會同經信、文旅等部門深入挖掘工業、文旅等領域數據價值。這里有六個重點場景,一是向未來進軍,制定人工智能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指引,已登記860件高質量AI數據集。二是赴深海掘金,舟山成立海洋大數據知識產權聯盟,通過數據共享復用,撬動1億多“真金白銀”。三是促傳統煥新,臺州溫嶺“千年草編”非遺數據知識產權運用成效亮相央視熒幕。四是為農業助力,衢州龍游花菇栽培插上數據翅膀,優品率提升20%,被網友稱為“點菇成金”。五是使創意添彩,杭州某科技公司3D空間數據集助力全球270多萬用戶將設計靈感轉化為生動場景。六是讓生活便捷,杭州某數據科技公司的“數智綠波帶”覆蓋641公里城市路段,使車輛通行提速25%。

    第五是筑牢一道防線,讓數據權益保護更有力。將“數知通”與法院、檢察院辦案系統打通,設立全國首個數據知識產權法庭,建立警企合作基地,構建“登記即保護”安全閉環。我省某大型科技集團為核心數據“生意參謀”構筑“商業秘密+數據知識產權”“雙重防護網”,在近期一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中獲賠3000余萬元。

    經過前期實踐,我們深切感受到,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打開了邁向數據要素新藍海的“通途”。我們將努力把路拓得更寬,使更多數據知識產權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謝謝。


    3.6
    法治日報記者提問


    法治日報記者:浙江法院是如何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


    3.7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許惠春答記者問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許惠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浙江法院聚焦加快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示范地”目標,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舉措:

    一是以執法辦案為中心,全面提升審判質效。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浙江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一審案件11.1萬件,其中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0.8萬件、刑事一審案件2630件、行政一審案件153件;受理涉數字經濟案件7.3萬件,占收案總量的65.7%。2019年開始實施“三合一”審判,2022年率先在全國開展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試點工作,目前累計受理693件,審結644件。浙江法院持續實施“精品工程”,近三年全省共19起案件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12篇裁判文書獲評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7場庭審獲評“百場優秀庭審”,2篇案例分析獲評全國法院優秀案例分析。連續五年開展“我是院長,現在開庭”活動,累計開庭212件,多地法、檢“兩長”同庭履職,發揮“一把手”帶頭辦案的示范效應。

    二是以嚴格保護為導向,全面加大保護力度。依法審理涉互聯網平臺、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典型案例,推動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如杭州互聯網法院一審、杭州知識產權法庭二審的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平臺責任案件,劃清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邊界,同時對大數據模型訓練行為是否構成合理使用的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傳媒法典型案例。針對知識產權領域的惡意、嚴重侵權行為,敢用、善用懲罰性賠償,依法提高侵權成本,不斷加大懲戒力度。近三年全省法院適用懲罰性賠償案件共109件,總金額達5.17億元。如浙江高院一審審理的涉“施耐德”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依法適用2倍懲罰性賠償,判決侵權人賠償1.06億元;再如杭州知識產權法庭審理的涉“復合濾芯和凈水設備”侵害發明專利權及發明專利臨時保護期使用費糾紛兩案,對侵權人適用1.5倍懲罰性賠償,兩案共判賠7800萬元,有效遏制了故意侵害發明專利權的嚴重侵權行為。

    三是以改革創新為重點,全面完善保護機制。健全專門化審判體系,浙江高院召開全省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工作推進會,出臺《浙江省知識產權法庭工作要點》,以杭州、寧波和溫州知識產權法庭工作示范帶動全省工作。推動協同保護,浙江高院連續四年與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召開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協同保護工作會議,共同出臺《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強化數字賦能,建立在線協同保護機制,以“浙江全域數字法院改革”為牽引,不斷完善、推廣“法護知產”集成應用,其中“協同保護”子應用推進司法機關與知識產權等行政機關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批量訴訟案件信息協查、關聯案件推送、侵權預警、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等方面的高效協同,“版權AI智審”子應用匯集海量圖片數據,法官在系統中輸入原告主張的權利圖片即可查詢是否存在在先相同或近似的圖片,以查明作品權屬情況和創新程度,有效遏制權利濫用和虛假訴訟行為。兩大子應用分別獲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和第三批典型案例,“版權AI智審”獲最高法院高度肯定并在全國法院推廣運用。

    下一步,浙江法院將堅持以高水平司法保護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我省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借此機會,也向長期以來一直關心支持我省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各界人士、媒體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3.8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杭州近年來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能否請您具體介紹一下,杭州在運用知識產權推動數字經濟產業做大做強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3.9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宦金元答記者問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宦金元:謝謝你的提問。數字經濟是杭州的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我市圍繞高水平重塑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目標,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作用,奮力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6000億規模,實現增加值6305億元,占全市GDP的28.8%,創歷史新高;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12.1萬件,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進“創新+專利”,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數字經濟產業專利服務工作站,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基地和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積極開展發明專利申請批量預審工作,截至今年6月,累計完成專利快速預審1.7萬件。比如,通過批量快速預審,支付寶推出的“碰一下”新一代數字支付獲得高價值專利批量組合授權,助力企業快速推進市場布局,已覆蓋全球400個城市,用戶數達到1億;阿里云“通義大模型”等關鍵技術獲得合理保護范圍。

    二是強化“保護+運用”,助力再造平臺經濟優勢。在電商平臺集聚地設立知識產權行政裁決所,持續深化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簡案快辦”、網絡交易商標監管等改革試點,建立電商平臺假冒品牌識別模型,制定《網絡直播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指引》,去年知識產權電商維權案件平均辦理周期縮短至1.5天,助力全市390家平臺經濟企業實現營收1.16萬億元。建設互聯網法院、數據知識產權法庭,審結全國首例將數據產品作為商業秘密保護的行政訴訟案件,創新了數據類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規則。

    三是聚焦“數據+服務”,推進數字經濟強鏈增效。推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在交易流通、收益分配等環節中的市場化應用,發布《數據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指南》等地方標準,累計登記數據知識產權1.1萬余件,完成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掛牌交易、跨境交易和證券化項目,率先發行數據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推進物聯網、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和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聚焦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產業開展專利導航分析,為企業研發規劃和技術創新提供有效支撐。設立數字經濟產業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大廳,實現知識產權服務“一類事”“一地辦”。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創新引領,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做出更大貢獻。謝謝。


    3.10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義烏作為全球重要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創新舉措,為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和對外開放賦能?


    3.11
    金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義烏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建飛答記者問


    金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義烏市委副書記、市長 溫建飛:謝謝你的提問。義烏是世界小商品之都,是“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的重要窗口。知識產權保護是企業創新和市場繁榮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們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的關鍵抓手。近年來,我們縱深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全市有效商標數達22.2萬件,穩居全國縣級市第1位,有效專利超3.9萬件,獲評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入選全國首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主要開展了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一件事”改革,全力賦能創新發展。在國際商貿城內設立服務中心,全面承接義烏(小商品)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各項服務,打造集成商標注冊、版權登記、專利確權等34個知識產權服務事項的“一件事”辦理平臺,為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服務,累計辦理業務超9萬件、減負超5000萬元。優質高效的服務,為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比如,近三年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年均增長36%、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45%。

    二是強化“一站式”保護,全力保障企業權益。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公安、海關、法院等多部門協同機制,實現侵權投訴“一窗受理、聯合執法、快速處置”,創新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簡案快辦”措施,辦案周期平均壓縮50%,有效解決維權周期長的難題。設立浙江首家縣級知識產權糾紛專業調解平臺,創新建立“以外調外”知識產權工作模式,實現行政、司法、仲裁、調解“一站式”化解,累計調處各類糾紛2萬余件,涉及金額超25億元。

    三是優化“一攬子”服務,全力護航品牌出海。依托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義烏分中心,設立迪拜、法蘭克福海外知識產權服務指導站,健全糾紛預警、跟蹤和應對機制,為品牌出海提供“一攬子”涉外知識產權服務,累計服務外貿主體2萬余家次,海外糾紛案件有利結果從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65%。拓展重點出海企業海外商標搶注監測及應對工作,加大跨境電商、海外展會等領域維權援助力度,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節約應對成本超6000萬元。創新推出跨境電商海外知識產權侵權責任保險,推廣“臨時禁令(TRO)保險+維權援助”等特色產品,支持投保商家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合規風險監測,企業海外維權成本降低90%以上。

    下一步,義烏將圍繞新一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在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探路先行,全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縣域樣板,為貿易強國建設提供更多義烏經驗、義烏方案。借此機會,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義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謝謝。


    3.12
    人民網記者提問


    人民網記者: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請問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方面,浙江開展了怎樣的做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謝小云:謝謝你的提問。民營企業是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也是知識產權事業的頂梁柱。這些年來,我們深入實施《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打好“知識產權興企”組合拳,讓民營企業創新動能更強、發展環境更優。在這里我想用三個“越來越”做個介紹。

    一是搭建互動橋梁,讓政企溝通越來越暢。我們構建需求直達部門、服務直達企業的“雙向直達”工作機制,每年聯合省商務廳、省工商聯召開以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題的親清直通政企懇談會,面對面交流,傾聽企業心聲,回應企業關切,同時還開通了線上互動通道。通過這個機制,今年以來,第一時間收集掌握并協助解決了120余個商標搶注、專利侵權、出口風險排查等方面問題。比如,我省浦江縣知識產權局走訪了解到浦江某工貿有限公司專利保護需求,通過專利行政裁決,依法制止本地2家企業侵犯其專利權,幫助企業挽回損失1000多萬元。

    二是提升獲權質效,讓創新實力越來越強。我們聚焦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快速獲權需求,積極爭取布局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向民營企業傾斜調配專利預審資源,專利預審領域全面覆蓋我省“315”科創體系和“415X”產業集群。近三年來,民營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幅達150%。2024年,浙江省首次實現民營企業“五張榜單”大滿貫,其中一張榜單就是“2024民營企業發明專利五百家榜單”,浙江占了一百家,民營企業創造能級不斷增強。比如,杭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強腦科技相關產品研發階段,及時安排專人支持跟進專利布局,幫助其獲得12件發明專利授權,今年該系列發明專利相關產品產值預計將達3億元。

    三是嚴格執法監管,讓市場生態越來越好。我們建立健全知識產權違法行為投訴、舉報受理機制,為民營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維權渠道。我們還給知識產權維權按下了“加速鍵”,在全省推行知識產權行政裁決簡易程序,創新推出“獨任審理”“先行比對”“徑行裁決”等便利當事人的舉措,辦案周期比法定周期大幅壓減,企業維權不再“跑馬拉松”。比如,我省諸暨市知識產權局在浙江某門業公司與諸暨某門業經營部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中,通過適用行政裁決簡易程序,僅用7天就完成裁決結案,有效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謝謝。


    3.113
    光明日報記者提問


    光明日報記者:近年來,杭州良好的創新生態備受矚目。請問,杭州在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作用,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效?

    宦金元:謝謝你的提問。近年來,杭州聚焦我市聚焦全力建設更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的目標,持續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集成改革,切實發揮知識產權在支持創新中的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雙重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知識產權保護鏈條運行通暢,創新活力持續增強。連續3年位居全球百強科技集群第14位,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多年位居省會城市前列。主要開展了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聚焦數字經濟等核心產業和未來產業,我們采取“高校院所+企業+服務機構”協同創新模式,組建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支持企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高質量專利儲備,累計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132個。截至去年底,全市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2.8萬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8家,居全國第5;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6460.5億元,占GDP比重30.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二是筑牢創新生態保護屏障。出臺《杭州市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等地方法規,為建設創新活力之城提供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組織開展“雷霆”“劍網”等知識產權保護系列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去年辦理適用懲罰性賠償案件33件,判罰金額超1億元。建立知識產權行政司法訴裁、訴調銜接以及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技術調查官資源共享等機制,設立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基地,建設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迭代升級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探索市場化解紛試點,去年辦結知識產權調解案件6450件。

    三是推進創新成果轉化運用。構建“投、貸、融、擔、?!薄拔逦灰惑w”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機制,設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和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去年全市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453.4億元,同比增長55.3%,惠及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累計發行16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最低票面利率2.3%,創全國同期同類產品票面利率最低。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去年專利和技術交易額達279.9億元,專利轉讓許可數達3.8萬件次,同比增長17%。

    四是創新初創企業服務機制。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理念,創設科技型初創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制。組建知識產權服務專員隊伍,“一企一策”為企業協調解決問題。建立按需審查模式,整合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資源,以專業高效的服務支持創新成果專利布局。深入挖掘企業需求,精準鏈接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和推廣中心、科技企業上市知識產權“加速器”等資源,提供個性化服務方案。

    下一步,杭州將進一步厚植知識產權創新生態,高水平打造創新活力之城,在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體現省會城市擔當。謝謝。

    衡付廣: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就到這里。謝謝各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參與。希望通過大家的報道,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浙江答卷”成為各地參考的“可借鑒方案”,為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有益助力。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原標題:圖文直播:國家知識產權局2025年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欄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續招募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

    編輯:IPRdaily辛夷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國知局新聞發布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浙江實踐”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今日報名截止!尋找2024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知識產權精英”活動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yccp663.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40263.html,發布時間為2025-07-29 10:52:47。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
    国产人碰人摸人澡人视频_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_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_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 <xmp id="ekmwy"><tr id="ekmwy"></tr>